点击: 文章来源:大连广誉远胃肠病医院 编辑日期:2020-11-10 06:30
大肠癌竟然离你这么近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大城市尤为明显。在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至第三位,而江浙沪是全国结直肠癌最高发的地区。
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大连胃病医院联合19楼健康公社,开展大连市居民网上大肠癌筛查危险度评估,结合现场筛查,以期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患者长期存活率,有效遏制结直肠癌高发的趋势。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然而,大肠癌的预防及早诊、早治工作在我国还相对滞后,到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中仍以中、晚期居多,在经济发达的日本、德国、美国均已立法,规定该国50岁以上的公民每年必须接受一次大肠癌普查。
据大连胃病医院院长田建利介绍,早期癌多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有症状时大多已发展为中晚期,故只能通过定期筛查才能发现。多数早期大肠癌在肠镜下就可以切除,无需剖腹,手术后五年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目前,造成我国大肠癌高发病率和低存活率的原因正是早期癌发现太少。所以,对无症状人群的普查是提高早期大肠癌检出率和治愈率的主要途径。
大连胃病医院业务院长、国内知名的大肠癌早期诊治专家鲁明良教授说,四类人群是大肠癌的高发人群,应引起重视,定期接受大肠癌筛查。
一、放射线治疗:许多资料显示,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接受放射线治疗以后,患直肠癌的机会明显增加。因此,有下腹部放射治疗历史的女性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便血、下坠、排便习惯改变等直肠症状,就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二、遗传:一个人的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则他(她)在一定条件下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大肠癌。因此,若亲属,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特别是大肠癌病人时,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定期接受相关检查。
三、便秘:粪便中含有一种被称为“二级胆酸”的致癌物质,便秘就使这物质长期与肠粘膜接触。另一方面,粪便中细菌产生的毒素及被细菌酵解的有毒产物,由于便秘而长时间停留在肠腔,其对肠粘膜的刺激和部分水溶性有毒物质的吸收对人体均有不利的影响。所以说便秘对大肠癌发生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三高一低:有如下饮食、生活习惯的人更容易患大肠癌。高热量、高脂肪(油)、高蛋白(肉类)、低纤维(少粗粮、少蔬菜)的饮食习惯;每天摄食次数过多;常吃烧烤食物;长期静坐的工作状态;长期无保护地与石棉、杀虫剂、除草剂、油漆和多种重金属接触;儿童期开始吸烟;嗜酒;长期饮用咖啡等。
鲁明良介绍,早期大肠癌是指病灶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而未浸及肌层者,此阶段的患者往往无症状,不会主动就诊。粪便中带有微量出血是多数早期大肠癌惟一可以查出的异常现象,所以对粪便中微量血红蛋白的检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研究证实,50%-87%的大肠肿瘤病人便潜血试验为阳性。
大便隐血试验是大肠癌筛查的基本手段,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与准确性,且操作简便,对于很多参加普查的人来说,只要做三次粪便化验,看粪便中是否存在眼睛看不见的血(即隐血)。若有“隐血”,则需做进一步电子结肠镜检查,以明确出血的具体原因,因为肠癌、痔疮、结肠炎、息肉等都可有出血现象。而大便潜血阳性也只表明肠道有出血,但并不一定是恶性肿瘤。
田建利院长介绍,大肠息肉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前者叫“腺瘤”,它们中的一部分有可能恶变;后者不是肿瘤,它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与癌的发生没有关系。
田院长说,在所有的“腺瘤”中,最容易癌变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种腺瘤可以导致腹痛、腹泻、便血,也可以无症状,直到癌变时才发现。由于这种病有遗传性,因而家族中有一人确诊,其他成员便应进行相应检查。另一种可能癌变的腺瘤是“散发性腺瘤”,瘤体愈大,癌变的机会也愈大。
大连胃病医院田建利院长特别告诫大家,容易长息肉的人应定期做结肠镜检查,一旦查出息肉就要及时切除。须知,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产生的机理是一样的。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参与肠癌自测。